鄂州公务员考试

您当前位置:鄂州人事考试 > 考试快讯 >

基层之问:“混基层”伤害了谁

2018-04-08 15:04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://hb.huatu.com/鄂州人事考试群 文章来源:鄂州华图

  一、“混基层”害人害己

  “混基层”指的是一些公务员为了争取升迁机会主动去基层“攒”基层经历,从而顺利升迁的现象。“混基层”的干部有一些共同点。比如没有实际工作,每天去岗位“晃一圈”的干部;比如除了欢迎会、欢送会,平时很少见到人的“失踪干部”;再比如明确下派到基层部门任职,却仍留在领导身边服务的“形式干部”;还有长期在上级机关部门工作的干部,提拔前临时被派往基层锻炼的“临时干部”……由此可见,“混基层”现象五花八门,杂乱无章。

  

 

  基层作为政府部门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,发挥着执行政策、了解民意的重要作用。但是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的“混基层”现象,不仅伤害了基层群众的感情,影响了政府形象,而且导致初衷良好的政策走了样,扭曲了原本为锻炼干部、重视基层的好政策,伤害了兢兢业业扎根基层的干部感情,挤压了基层干部正常的上升通道,出现了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。最后,提拔的“混基层”经历干部往往在能力方面不足,为我党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隐患。

  二、“混基层”是钻了制度的空子

  “混基层”干部乱象本质上是人事腐败的新变种,是对党“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”的干部路线的破坏和践踏,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。一方面,一些干部心态不正,将基层经历作为自己升迁的砝码,忽略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。仅仅为了自己升迁去下基层,很容易出现“混基层”情况。另一方面,缺乏监督或者监督滞后导致一些干部钻制度的空子,混够时间等待提拔,同样导致“混基层”乱象。

  三、让“混基层”干部无处可“混”

  针对“混基层”问题,政府部门必须严肃对待并且及时治理。

  第一,加强对下基层锻炼干部的监督工作,主要以群众打分为主,同事打分为辅。组织人事干部对于要提升的下基层干部,必须在提拔之前深入干部服务区域,随机走访群众,了解群众对于干部的评价和认识,作为重要参考。同时,对于锻炼部门的其他同事发放匿名问卷,了解下基层干部的工作实际情况,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务实,工作能力是否高效有序,作为选拔的参考依据。

  第二,优化下基层锻炼干部的管理和选拔机制,明确奖惩机制,制定清晰的选拔标准,确保选拔过程公开透明。对于主动去条件艰苦、经济落后贫困地区的下基层干部,给予鼓励以及实际的帮助,不遗余力地帮助下基层干部开展工作,发挥才干。对于“混干部、走读干部、形式干部”等一经发现,马上整改,做出惩罚举措,给予回炉再造的机会,对于违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,公示公开,强化政策的威慑力。

  第三,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,真正认识到基层的重要性,主动去基层,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,为基层民众谋福祉。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每次履职的地方都是条件艰苦的落后区域,有的干部不愿意去的他主动申请去,并且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扑在群众中,撸起袖子加油干,将倒数第一的落后县带领到正数第一的富强县。基层一些区域确实很多困难,但是困难地区更容易出成绩,广阔基层大有可为。群众对于领导干部的要求是很务实的,下基层干部既然选择去基层锻炼,就要立志为当地百姓解决难题,将精力放在群众工作中,发挥自己的才华才干。当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,群众自然会把干部当成自己人,给干部竖起大拇指。

 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是我国为政者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,

  它不仅是古代善政者的行为典范,更是历代为政者树立忧乐和责任意识的至理名言,古人尚有这种认知,今天的公职人员更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,不忘初心,为群众谋幸福。

    (编辑:鄂州华图)
    `